活動時間:114/08
主辦單位:國際扶輪3523地區 台北南東扶輪社、台北南茂扶輪社
協辦單位:新北市坪林國小、幸福推手關懷協會、台北天一扶輪社
服務對象:新北市坪林國小
在偏鄉,教育的價值,從不單靠硬體設備衡量,真正動人的改變,來自人與人之間的靠近,那些溫柔而堅定的陪伴,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實在的養分。
這次,我們台灣幸福推手全人關懷發展協會,有幸與國際扶輪3523地區的南東、南茂與天一扶輪社攜手合作,參與「鼓動希望2025」的行動計畫,走進新北市坪林國小,用一場結合木作、音樂與反毒教育的體驗式活動,為孩子們的暑假點亮一盞別具意義的燈。
活動當天上午,孩子們戴上護具、拿起工具,開始親手組裝屬於自己的木箱鼓,看似簡單的組裝,從對齊孔位、轉緊螺絲,到完成打磨、固定鼓面,每一個步驟,都藏著手眼協調與細心專注的練習。
我們看見孩子們從一開始的遲疑到逐漸熟練,眼神從觀望轉為投入,當最後一顆螺絲鎖緊的那一刻,那不只是一件樂器的完成,更是一種對自己說「我做得到」的自信成就。
我接著進入木箱鼓音樂體驗課程,在老師的引導下,孩子們用剛完成的鼓,敲出節奏,聽見彼此,也聽見自己,有人跟上了節拍,有人錯拍了幾下,但沒有誰被排除在外。
其中有個孩子輕聲說:「這是我第一次玩這種鼓。」
那一刻,我們知道,這不只是打擊樂課,更是一場探索自我與表達自信的歷程。
節奏中,我們看見孩子在敲打中釋放情緒,在音符裡建立存在感,這些看似簡單的「敲下去」,其實正敲開了孩子與世界連結的一扇門。
活動最後一堂,是由專業講師帶來的「毒品防範小學堂」,我們不用說教的方式,而是以生活化的情境與比喻,像是「糖衣炸彈」這樣的概念,讓孩子理解:有些東西看起來沒什麼,但可能正是危險的開始。
我們也設計互動提問、新興毒品模型教材,引導孩子思考:如果朋友遞來奇怪的糖果怎麼辦?如果內心感到不安該怎麼做?孩子們給出誠懇的回答,有的說會直接拒絕,有的說會回家告訴爸媽。
這樣的回應提醒我們,孩子不是不知道怎麼選擇,而是需要被賦予知識與勇氣。
沒有華麗的舞台,沒有鋪天蓋地的資源,我們只有一群人——來自各方的夥伴,用時間與行動,交換孩子的一個笑容、一句「我會了」、一個用力敲下去的節奏聲。
我們深信,社福的力量,不是替代家庭、學校或制度,而是在需要的縫隙中,用最柔軟的姿態接住孩子,為他們撐起另一層保護網。
當南東、南茂、天一扶輪社與我們攜手,讓不同資源能串聯起來走進偏鄉,我們看見的不只是合作,更是信念的交會與社會責任的實踐。
感謝坪林國小的全力支持與參與,謝謝每一位在場的志工與師長,更謝謝孩子們的敞開與信任。這場活動,因為你們的參與,才有了靈魂。
教育從來不是單打獨鬥,幸福的推動,更不是一個人的浪漫。
我們會繼續走進需要的地方,讓每一次陪伴,都成為孩子心裡那股安穩的力量。
未來的節奏,他們會自己敲出來,並且帶著今天的勇氣,敲得更加響亮。